登录 注册 退出
糖尿病患者晕厥只想到低血糖?千万别忽略这点!
栏目:养生科普 发布时间:2024-09-05
临床实例王大爷是一位老糖尿病患者。这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样,在院里跟街坊牌友打牌。快五点的时候,他起身准备回家做饭,突然感觉头昏头晕,眼前一片漆黑,幸好身旁的朋友


临床实例



王大爷是一位老糖尿病患者。这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样,在院里跟街坊牌友打牌。快五点的时候,他起身准备回家做饭,突然感觉头昏头晕,眼前一片漆黑,幸好身旁的朋友扶住了她,才没摔倒。王大爷心想是不是低血糖发作?于是马上到附近社区诊所查了个随机血糖,结果是 8.6 mmol/L,而血压只有 96/64 mmHg,接诊医生初步判断王大爷晕厥是直立性低血压所致。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人们往往对高血压普遍比较重视,但您是否知道,低血压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特别是老年人低血压,可导致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即黑蒙)、站立不稳、跌倒骨折,突发严重低血压甚至还会引起晕厥、脑卒中、心绞痛、急性心梗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事实上,低血压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因此,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只重视高血压,还要提防低血压。



高血压与低血压是如何界定的?


正常成人收缩压(即「高压」)在 90~139 mmHg、舒张压(即「低压」)在 60~89 mmHg,脉压差为 30~40 mmHg,血压超过正常范围上限就是高血压,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就是低血压。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严重,血管顺应性下降,常常表现为高压高、低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差增大(超过 60 mmHg)。


按照以上诊断标准,收缩压低于 90 mmHg和/或舒张压低于 60 mmHg,即可诊断为低血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老年人往往有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影响脑部供血,即便在血压高于 90/60 mmHg 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等低血压症状。



老年低血压有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临床上,有些老人从年轻时起血压就处于 90/60 mmHg 左右的偏低水平,但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这种类型的低血压属于生理性低血压,也叫「体质性低血压」,不影响健康和寿命,当然,也就不需要治疗。


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有明显不适症状、对健康有确切危害的慢性病理性低血压。


1、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是指长时间平躺,或是保持坐姿(或下蹲姿势)时间过久,突然站立时血压急剧下降,同时伴有头晕目眩、眼前发黑、面色苍白、站立不稳等症状,通常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正常。直立性低血压多见于老年人及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


诊断标准:患者平卧休息至少 15 分钟后测量卧位血压,由平卧位变成直立位后的 3 分钟内测量立位血压,若收缩压下降 ≥ 20 mmHg 和/或舒张压下降 ≥ 10 mmHg,则可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


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由于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当病人从卧位或坐位变为站立位时,心血管反射不能维持血压正常,从而导致低血压。


预防措施: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应避免久蹲、久坐或长时间站立,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尽量缓慢一点。停用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物(如 α-受体阻滞剂)。另外,穿长筒弹力袜可使血压提升 15~20 mmHg,对体位性低血压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2、餐后低血压


进餐后 2 小时内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 ≥ 20 mmHg),同时伴有头昏、困倦、乏力、心跳加快等症状,此谓「餐后低血压症」,严重者甚至可诱发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餐后低血压多见于老年人。


诊断标准:符合下列 3 条标准之一即可诊断餐后低血压:


1)餐后 2 h 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 20 mmHg 以上;


2)餐前收缩压 ≥ 100 mmHg,而餐后收缩压 ≤ 90 mmHg;


3)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标准,但有低血压症状,如头晕、晕厥、乏力等。


发病机制:进餐后,为了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胃肠道等内脏血管扩张、供血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及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


预防措施:这类老年患者,进食不宜过饱,尽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如患有糖尿病,可服用 α-糖苷酶抑制剂预防,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3、季节性低血压


血压随季节更迭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秋冬季时血压偏高,夏季血压偏低。


发病机制:因为夏季外界气温比较高,为了维持体温正常,全身外周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以利于散热,由此造成血压降低。再加上夏季人们出汗较多,水钠丢失明显,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及盐分,就会因为血容量不足引起血压下降。


应对措施: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应加强血压监测,如发现血压偏低,应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少降压药用量。另外,夏季出汗多,要注意多饮水,并适量补充盐分。


4、药物性低血压


临床上,因降压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低血压非常多见,尤其是采取多种降压药物联用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风险更高。除了降压药物,一些非降压药物,如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利尿剂、某些抗帕金森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也会导致血压降低。


应对措施:服用多种降压药或同时服用扩血管药物的患者,要加强血压监测;若频繁出现低血压,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是因降压药物应用过量引起的低血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暂停或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


5、排尿性低血压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老年男性夜间起床小便时,表现为排尿时或排尿后突然神志不清、晕厥,有的还有四肢抽搐,发作后平卧 3~5 分钟即可苏醒,此谓「老年排尿性低血压症」。


发病机制:多因夜间膀胱过度充盈后突然排空,致使腹腔内压力骤减,静脉扩张血液滞留,回心血量锐减,导致血压突然下降。


应对措施:老年人最好使用坐式便池,站立排尿时最好抓住墙上的扶手,以免晕倒摔伤。另外,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憋尿和过度用力排尿。


此外,临床上还有一些低血压是因为大失血、心力衰竭、急性心梗、严重感染、帕金森氏病、晚期恶性肿瘤等特定疾病引起的,我们称之为继发性低血压,对于这类低血压,关键是治疗原发病,本文不再赘述。



老年人血压偏低该咋办?


对于低血压的老年朋友,首先要查找病因,对症治疗。因降压药使用不当引起的,可将药物减量或停用;如果是体位性低血压,建议患者由卧位站立时动作要慢;如果是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引起的,要注意加强营养。另外,以下几种方法,也有助于提升血压。


1、饮食调理


我们知道,高血压患者需要低盐低脂饮食,而对于低血压患者,就没有必要严格低盐饮食了,适量增加盐的摄入可以帮助提升血压,另外,注意多喝水,增加蛋白质摄入。


2、抗阻训练


抗阻训练可以提高肌肉收缩力,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心输出量,从而提高血压,比如平板支撑和使用握力器、弹力带等相对缓和的锻炼方式比较适合老年低血压患者。


3、药物治疗


1)米多君


主要通过选择性兴奋外周交感神经 α1-受体,收缩外周血管,从而升高血压,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尤其是体位性低血压。


用法:初始剂量为每次 2.5 mg,2~3 次/日。根据患者的应答和耐受性,可增量至每次 5 mg,2~3 次/日。


2)屈昔多巴


它是去甲肾上腺素前体,通过多巴脱羧酶代谢形成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屈昔多巴是近 20 年来首个且唯一一个获 FDA 批准治疗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


用法:从每次 100 mg,3 次/天起始,逐渐增加至每次 200 mg,3 次/天。


3)生脉饮


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组成的中成药,经常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等症状的治疗;还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起到升高血压的作用。


用法:口服,每次 10 毫升,每日 3 次。


作者:王建华 主任医师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编辑&排版: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本文经作者授权山东省科学养生协会发布,原文出处为丁香园内分泌时间发布,本文仅做公益科普宣传,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