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山东省十大青年歧黄学者
栏目:养生科普 发布时间:2021-01-11
       2020年山东名老中医名单序号姓  名单  位1迟华基山东中医药大学2李心机山东中医药大学3侯玉芬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杜锡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5冯建

山东省十大青年歧黄学者

(2020-10)

 

1.马玉侠,女,1976年5月出生,针灸推拿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穴药物外治法的研究。

临床业务能力:倡导针药并用、内外合治,根据不同的病情,或针、或灸、或内服、或外用,或综合治疗,半日门诊量可达100余人次,每周临床4天,年门诊量可达21000人次。

中医药科研水平:首次制定了脐疗技术操作规范,被纳入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首次确定了脐疗优势病种;首创原发性痛经、IBS-D、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脐疗规范化诊疗方案。主持及参与国家“973”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国自然面上项目等课题12项;获得省部级、厅局级奖励10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3项;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

 

2.刘伟,男,1980年1月出生,中医内科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基础研究。

临床业务能力:在系统总结全国首批认证中医学术流派——齐鲁内科时病流派临床经验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医“髓”独特内涵,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摸索,首创“泛髓关系”假说,形成中医“髓”的系统理论认识,开辟了“骨-齿-脑”泛髓一体化关联研究的崭新领域,为中风病高危因素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全新的理论指导。收到良好临床效果,得到患者的充分肯定,临床门诊日均50人次,相关方药已开发成院内制剂。

中医药科研水平:先后获得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资助,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第一位)、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一等奖(第一位)、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位),本人获评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和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

 

3.师伟,男,1978年12月出生,中医妇科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妇科痛证和血证及经断前后诸证的研究。

临床业务能力:每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时间300余日,占年度工作日的85%以上。每周开展门诊诊疗和病房手术工作,熟练掌握妇科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异位妊娠等疑难危急病诊治,结合手术开展中西医调治,建立较成熟的就诊流程。开展中医药防治子宫腺肌病、IUD出血副反应等内膜病变类疾病、绝经综合症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建立和完善了动物模型;研究中成药对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的作用;评估中成药或汤剂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开发中药组方成分的子宫腔局部给药方法;开展绝经后骨松防治,参与了全国中医妇科诊疗方案及相关指南编写2个。

中医药科研水平:参与课题28项,其中主持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省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及厅局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67篇,SCI和中文核心25篇,被他引248次;副主编出版著作1部,编委2部,主编著作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获科研奖励7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以前三位获得省部级和厅局级奖励3项。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中联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等。

 

4.刘安昌,男,1976年3月出生,药学博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研究。

中医药科研水平: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姜黄色素活性代谢成分及其对P450酶的调控研究”及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于 MSW 理论的姜黄素联合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菌耐药的影响研究”等课题,在此基础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4篇。在长期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围绕如何用现代医学科学理论对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中药开展研究,针对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功效多样,围绕临床应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研究药物所含成分的体内代谢过程和相互作用,进而阐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为系统阐释中医药理论和中药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目前已在中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3篇为SCI收录。

 

5.孙振高,男,1977年2月出生,中医妇科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在不孕症及试管婴儿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业务能力:近五年每年门诊量均超过3万人次,每天门诊量在120-150人次;每年试管婴儿周期数均超过500例;每年行取卵、胚胎移植等手术均超过1300台次。

中医药科研水平: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主编著作2部,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妇幼健康协会科技一等奖1项。

补肾中药经省内外医院临床应用,累计受益人群近1000万人。减少促排卵药物的应用10万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自主研发“培胞育嗣汤”获得发明专利,每年新增产值800万元;研究成果依托山东中西医结合生殖遗传联盟、学会及远程会议平台将中医药助孕的研究成果推广至全国。联盟成员、学会会员均已在各单位开展中医助孕技术,年接诊近百万不孕患者。

 

6.吴建林,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医基础理论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内经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

中医药科研水平:作为“丁元庆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以《伤寒论》六经辨证构建“头痛六经分证”辨治体系;倡抑郁症“阳郁神颓”创新病机;基于《内经》“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病机,创经动脉粥样硬化“火热灼脉,人迎脉积”病机理论。围绕抑郁症“阳郁神颓”创新病机理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人迎脉积”病机理论开展相关研究。与丁元庆教授共同主持“重大新药创制”1项,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6项。科研奖励:厅局级科研奖励4项。学术著作1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参编1部;主编教学辅导材料8部,副主编教辅材料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厅局级及其以上教学改革课题4项,其中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1项;发表教学论文5篇。

7.周霞,女,1976月7月出生,中医内科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从事脑与情志疾病的临床与康复研究。

临床业务能力:作为康复医学科神经康复学组组长,负责56张床位的病区管理与日常诊疗工作,床位使用率95-100%,平均住院日18天,年收入1000余万元。门诊平均接诊量为40余人次。长期从事于脑与情志疾病临床工作。

中医药科研水平:参加863计划: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和避免复发中医方案研究(2007AA02Z4B2),形成“五音调神”法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从血管新生与神经功能重建方面阐示脑病“调神治髓”的学术思想,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主编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收录7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

 

8.蒋树龙,男,1979年11月出生,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肿瘤。

中医药科研水平:主要从事中医药调控肿瘤微环境防治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抗肿瘤纳米靶向中药的研发,肿瘤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科研课题 13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8项,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ell 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 文 40余篇,并担任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主要成果先后获得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济宁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山东保健科学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鉴于申请人在中医药抗肿瘤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才荣誉称号。

 

9.蒋海强,男,1982年1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抗高血压中药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医药科研水平: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开展了抗高血压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整体表征与制备研究、高血压中医证候表型研究,形成了“抗高血压中药代谢组学”研究方向。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获2013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山东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2016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担任世界中联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兼职,研究成果应用于蒙药的“清讧血”分析,阐释了传统药物的现代药效与机制。

 

10.谢孝锋,男,1976年4月出生,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眼科领域,擅长葡萄膜炎、视神经病、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临床业务能力:利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疾病的优势,开展了中医诊治葡萄膜炎的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现并阐明了葡萄膜炎“火热为标,肝胆为枢,五脏为本”的病机特点,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经枢、标本、脏腑”相结合的“六纲”辨证方法,以及“清火柔肝明目,经枢脏腑兼调”的治法,建立了基于中西医相关指标的客观综合评价方案,可通过调节免疫、保护视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视觉质量。着眼于发挥中医药在近视防治方面的优势,深入探究其病因病机,构建了中医治疗近视的“肝肾—脑目”脏腑理论并指导临床应用。

中医药科研水平:主持制定的葡萄膜炎中医诊疗方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行业标准颁布实施。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每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主持制定的近视中医诊疗方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行业标准颁布实施。近视相关理论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每年收治病人100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