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居高不下,是药用错了吗?不要忽略这 10 种情况!
栏目:养生科普 发布时间:2024-01-3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令糖尿病患者非常紧张的临床问题。持续性尿蛋白既是肾功能受损的标志,也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子,不仅如此,长期大量蛋白尿还会导致低蛋白血症、全身水肿及营养不良,因此,糖尿病友一定要重视对蛋白尿的控制。临床上,许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尽管也采取了一些治疗措施,但尿蛋白依旧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血糖控制欠佳长期高血糖或血糖显著波动是导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令糖尿病患者非常紧张的临床问题。持续性尿蛋白既是肾功能受损的标志,也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子,不仅如此,长期大量蛋白尿还会导致低蛋白血症、全身水肿及营养不良,因此,糖尿病友一定要重视对蛋白尿的控制。



临床上,许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尽管也采取了一些治疗措施,但尿蛋白依旧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血糖控制欠佳


长期高血糖或血糖显著波动是导致糖尿病肾损害最常见、最直接的病因,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糖,保持血糖平稳,减少血糖波动。


2

血压控制欠佳


除高血糖之外,高血压也是导致肾损害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与普通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加严格,要求把血压控制在 120/80 mmHg 以下。注意:舒张压不宜低于 70 mmHg,否则有可能会影响心脑肾的血液灌注。


3

蛋白摄入过量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但是,蛋白质摄入量并非越多越好。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肾脏已经受损,肾功能已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速肾损伤。优质低蛋白饮食有助于降低蛋白尿。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不同,可将慢性肾脏疾病(CKD)分为 5 期,1 期,eGFR 大于 90(肾功能正常);2 期,eGFR 在 60~90 之间;3 期,eGFR 在 30~60 之间;4 期,eGFR 在 15~30 之间;5 期,eGFR 小于 15。

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需要视病情而定。对于慢性肾脏病 1、2 期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可以跟健康人一样,即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 0.8 ~ 1 g 蛋白质;对于 3 ~ 5 期尚未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需要低蛋白饮食,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 0.6 ~ 0.8 g 蛋白质;由于透析患者蛋白质消耗多,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 1.0 ~ 1.2 g 蛋白质。

另外,病人在蛋白质的选择上也是有讲究的,优质蛋白质(主要指鱼、肉、蛋、奶及豆制品等)的摄入量应占总蛋白摄入量的 60% 以上,优质蛋白质不仅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而且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


4

盐摄入超标


盐(即氯化钠)摄入过量会导致钠水潴留及血压增高,高血压会导致肾脏损害,致使尿蛋白漏出增加。另外,长期高盐饮食还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导致肾功能减退。因此,肾病患者注意不要吃的太咸,将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 5 克以下。


5

忽视体重管理


蛋白尿与肥胖有关,医学上称之为「肥胖相关性肾病」。一方面,肥胖可引起肾小球肥大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直接导致尿蛋白的发生;另一方面,肥胖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间接加重蛋白尿。所以,肾病患者若同时存在超重或肥胖,一定要注意限制热量,增加运动,减轻体重。


6

RAS 抑制剂用量不足


RAS 抑制剂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两类药物。

多项试验已证实,普利类(如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及沙坦类(如缬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厄贝沙坦等)降压药,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可以通过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滤过、抗纤维化等机制,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糖尿病患者即使血压不高,如果伴有蛋白尿,也可以使用这类药物。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RAS 抑制剂降低尿蛋白的疗效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因此,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可以将用药剂量增至常规降压剂量的 2 ~ 4 倍,以充分发挥其降尿蛋白的作用。常规剂量的 RAS 阻滞剂可降低尿蛋白 16% ~ 20%,充足剂量的 RAS 抑制剂可使尿蛋白降幅达到 50%。

注意:ACEI(或 ARB)可使尿钾排泄减少,有可能引起高血钾。因此,服药过程中,需要监测血压、电解质(尤其是血钾)、肾功能。


7

降糖药物选择不当


以 SGLT-2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物,不仅能够有效降糖,还可以降低蛋白尿因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当优先选择 SGLT-2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这些对心、肾等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


8

合并感染


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及口腔感染等)是导致肾脏损害及肾功能恶化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肾病患者来说,任何感染都不容小觑。对蛋白尿患者要注意排查有无感染,一旦发现感染,应积极治疗、尽快控制。


9

药物性肾损害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集多种疾病于一身,每天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其中有些药物可能有潜在肾损害作用,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某些抗肿瘤药物等等。

此外,许多降糖药物在使用时对患者肾功能是有要求的,当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应慎用或禁用。还有一些偏方、秘方或保健品,也有可能导致肝肾损害,千万不要以为中药就一定安全无毒。


10

诊断有误


尽管同样都是蛋白尿,但具体病因却不尽相同,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我们称之为「糖尿病肾病」,但是也可能是由合并的其他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过度肥胖等等)引起的,我们将其统称为「非糖尿病肾病」。

由于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一定要注意鉴别。如果诊断有误,必然会影响药物选择及治疗效果。如果是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蛋白尿,可以选择 ACEI(或 ARB)、SGLT-2 抑制剂、非奈利酮等药物;如果是自身免疫因素(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等)引起的蛋白尿,则应考虑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综上所述,当糖尿病患者遇到尿蛋白难降时,一定要注意找出其背后的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有望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建华 主任医师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编辑&排版: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本文经作者授权山东省科学养生协会发布,原文出处为丁香园内分泌时间发布,本文仅做公益科普宣传,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联系删除。